“郴”字独属郴州,最早见于秦朝,为篆体“郴”,由林、邑二字合成,意谓“林中之城”。“郴”字见之于史传,是汉代司马迁所写《史记》,其中记载(项羽)“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”。
历史沿革
楚置临武邑、鄙邑。
秦(公元前221~207年)置郴县、耒县。
西汉元鼎四年(前113),桂阳郡辖郴、临武、南平、便、耒阳、桂阳、阳山、阴山、曲江、含洭、浈阳等11县。
新始建国元年(公元9年),王莽称帝,改桂阳郡为南平郡,改郴县为宣风、临武为大武、便县为便屏、曲江为除虏、浈阳为基武,并移郡治于耒阳(改名南平亭)。
东汉建武中(公元35年)还郡治于郴县,恢复郡县原名。
永和元年(公元136年),分郴县地置汉宁县,省阴山县。
三国吴建兴元年(公元252年),改汉宁为阳安县。
甘露元年(公元265年),分南境曲江、桂阳、阳山、含洭、浈阳县置始兴郡,度属交州,桂阳郡则余6县。
晋太康元年(公元280年),阳安县更名晋宁。
建兴三年(公元315年),陶侃分郴县地立平阳郡领平阳县,始一分为二郡。
升平二年(公元359年),析晋宁县地置汝城县。
南朝梁天监六年(公元507年),初置郴县,不久撤销;耒阳县度属湘东。
陈天嘉元年(公元560年),以桂阳郡之汝城县置卢阳郡领卢阳县,则一地三郡。
隋开皇九年(公元589年),三郡合为郴州,平阳县、便县均省入郴县。
大业三年(公元607年),南平省入临武县,晋宁县更名晋兴。
大业十三年(公元617年),析郴县南为义章县,分郴县西复置平阳县。
唐武德四年(公元621年),复置南平县。
贞观元年(公元627年),卢阳县更名义昌。
咸亨三年(公元672年),晋兴县更名资兴。
如意、长寿元年(公元692年),分义章南置高平县。
开元十三年(公元725年),分郴北置安陵县,此时桂阳郡领9县。
开元二十三年(公元735年),改桂阳郡为郴州,高平县省入义章,徙义章县治于高平旧址。
天宝元年(公元742年),始称郴州桂阳郡,安陵县改名高亭,八月,南平县改名蓝山。
乾元元年(公元758年),郴州移治于平阳县。
贞元二十年(公元804年),置桂阳监于平阳,专理采铜铸钱。
元和十五年(公元820年),郴州还治于郴县。
后唐同光三年(公元925年),义昌县更名郴义。
后晋天福元年(公元936年),改郴州为敦州,郴县为敦化,资兴为资兴寨、属敦化县,省平阳县入桂阳监。
天福四年(公元939年),省临武县入桂阳监。
后汉乾祐三年(950),郴州、郴县复名,资兴县恢复县制,改名泰县。
宋乾德元年(公元963年),设郴州军。
太平兴国元年(公元976年),泰县并入郴县,郴义县改名桂阳,义章县改名宜章。
景德二年(公元1005年),蓝山县划入桂阳监。
天禧三年(公元1019年),复置平阳县属桂阳监。
熙宁六年(公元1073年),高亭县改名永兴。
绍兴三年(公元1133年),桂阳监升为桂阳军。
绍兴十年(公元1140年),复置临武县属桂阳军。
嘉定二年(公元1209年),析郴县之资兴、程水二乡置资兴县,属郴州军。
嘉定四年(公元1211年),析桂阳县之零陵、宜城二乡置桂东县,郴州军辖6县。
绍定二年(公元1229年)资兴县改名兴宁,徙县治于管子濠。
元至元十三年(公元1276年),改军为路,郴县改名郴阳。
明洪武元年(公元1368年),改路为府,蓝山县复归郴州府,府辖7县;桂阳府辖常宁、耒阳2州及平阳、临武2县。次年,蓝山复归桂阳府;常宁、耒阳均复为县,度属衡州府。
洪武九年(公元1376年),撤销桂阳府,平阳、临武、蓝山3县归衡州府辖;郴州撤府设直隶州,郴阳县并入郴州,辖5县。
洪武十三年(公元1380年),升平阳县为桂阳州,仍辖2县,隶于衡州府。
崇祯十二年(公元1639年),析桂阳州西南之禾仓堡置嘉禾县,并析临武县上乡八里属该县。
清康熙十七年(公元1678年),吴三桂称帝于衡州,改桂阳为义昌县、桂阳州为南平州。次年均复原名。
雍正十年(公元1732年),桂阳州改属州为直隶州,与郴州直隶州并列。
中华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,废府、州,存道、县。次年2月,桂阳县复名汝城。9月,郴州直隶州改为郴县,桂阳直隶州改为桂阳县。
民国3年1月,因兴宁县与广东兴宁县重名,故复名资兴县。
民国11年,撤销道制,存省、县两级。
民国26年12月,设置湖南省第八行政督察区。
民国29年,改第八区为第三区,辖郴、资兴、桂东、汝城、宜章、临武、蓝山、嘉禾、桂阳、永兴10县,154乡,1892保,25307甲。
郴州市市标
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,原第三区各县由衡阳专区代管。
1949年11月25日,成立郴县专区。
1950年11月,更名郴州专区,辖10县,78区,11个镇,1436个乡。
1952年月11月13日,郴州、零陵、衡阳3专区合为湘南行政区。
1954年7月6日,撤销湘南行政区,改设衡阳与郴县两个专区,郴县专区增辖新田、耒阳、安仁、酃县,共计14县,111个区,21个镇,1764个乡。
1958年8月,设县级郴州市,专区仍辖14县,136个人民公社,12个镇,1403个大队,33个居委会,14813个生产队,321个居民小组。
1959年3月,资兴并入郴县,桂东并入汝城称汝桂县,临武并入宜章县,嘉禾并入蓝山称蓝嘉县,新田并入桂阳县,酃县划归湘潭专区茶陵县。
1960年7月18日,改郴县专区为郴州专区。
1961年6~7月,恢复原县市建制,并析资兴县地置东江市。
1962年月12月,撤销东江市,划蓝山、新田归零陵地区。郴州专区辖12县、市,12个镇,293个乡。
1963年5月20日,撤销郴州市,仍为郴县县级镇。
1967年3月8日,专区改称地区。
1977年12月,恢复郴州市。
1983年5月,耒阳县划归衡阳市。
1984年12月,资兴县改为资兴市。
1988年,郴州地区辖2市9县,39个镇、209个乡(其中5个民族乡)、5个街道办事处,2950个村、130个居民委员会,30387个村民组。
1995年撤地建市。
郴州是拥有两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地级市之一,是中国温泉之城,“华中经济圈”、“珠三角经济圈”多重辐射地区,地处南岭山脉中段与罗霄山脉南段交汇地带,东界江西省赣州市,南邻广东省韶关市、清远市,西接永州市,北交衡阳市及株洲市。地理坐标东经112°13ˊ—114°14ˊ,北纬24°53ˊ—26°50ˊ,南北长217公里。[7]
郴州市位于湖南省东南部,地处南岭山脉与罗霄山脉交错、长江水系与珠江水系分流的地带。境内地貌复杂多样,其特点以山丘为主,岗平相当,水面较少。山地丘陵面积约占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三。郴州境内总的地形地貌为东南面山系重叠,群山环抱;西部山势低矮,向北开口,中部为丘、平、岗交错。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,东部是南北延伸的罗霄山脉,最高峰海拔2061.3米;南部是东西走向的南岭山脉,最高峰海拔1913.8米;西部是郴道盆地横跨,北部有醴攸盆地和茶永盆地深入,形成低平的地势,一般海拔200—400米,最低处海拔70米。全市土地地层构造:平、岗、丘主要以第四纪松散堆积物、红岩、灰岩及砂页岩为主;山地以花岗岩、变质岩、灰岩以及砂页岩等四种主要岩石构成。土壤分为10个土类,23个亚类,102个土属,343个土种。其中以红壤、黄壤以及黄棕壤占土壤平面分布中的70%以上。[7]
气候特点
郴州市四季分明,平地丘陵区的冬夏季长而春秋季短。山区则冬季长,而春、夏、秋季短。平地丘陵区,由冬入春和由春入夏,则南方早于北方2—4天。市区多年平均于3月上旬入春,5月上旬入夏,9月底10月初入秋,11月底12月初入冬。春季降水量是一年最多的季节,占全年降水量的37.3%。日照时数220—290小时,日照时数呈南少北多的分布特征。春季气候最显著的特征是开春早,气温回升快,降水丰沛,多阴雨及冰雹大风。夏季气候炎热,易发生盛夏干旱,也易出现暴雨洪涝,由于平均海拔高度在400米以上,因而丘陵区和山地与相邻市相比,透出凉爽的特点。山区的凉爽气候特征则更加突出。郴州市的秋季主要是以秋高气爽天气为主,日照强,降水少,晴日多,易发生秋旱,少数年份秋雨绵绵伴有寒露风。冬季气候的特征是少严寒,雨雪少,气温比邻近市要高。一年中,最冷的月份是1月,平均气温为6.5℃,最冷时段常在小寒前后和大寒前后。最热的月份是7月,平均气温为27.8℃,最热时段常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。随着春季来到,气温在3、4月迅速升高。盛夏之后,气温随之下降,尤其是秋分过后,9-12月,每月降低5℃之多进入冬季。反映出郴州市属于大陆性气候。[8]
水文水系
郴州(14)
郴州全市分属长江和珠江两大流域,三大水系,即赣江、湘江和北江。属长江流域面积为15718.8平方公里,属珠江流域面积为3674.5平方公里。境内河流发育,成放射状密布。集雨面积大于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423条,大于50平方公里的河流127条,大于100平方公里的河流62条,大于500平方公里的河流13条,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6条。
水资源
2015年,郴州市年平均降水量1797.5毫米,折合水量347.2亿立方米,比多年平均偏多18.0%;地表水资源量205.8亿立方米,折合年径流深1065毫米;地下水资源量62.16亿立方米,扣除重复量62.16亿立方米,全市水资源总量205.8亿立方米,比多年平均偏多25.2%,属偏丰水年份。全市入境总水量23.72亿立方米,比多年平均偏多10.8%;出境总水量217.8亿立方米,比多年平均偏少18.0%。其中舂陵水欧阳海水文站实测出境水量53.23亿立方米。全市各类蓄水工程年末蓄水总量73.61亿立方米,比上年末增加2.78亿立方米;全市年供水总量和各部门实际用水总量均为24.31亿立方米,比上年减少0.29亿立方米,低于省控目标24.80亿立方米;全市用水消耗量9.61亿立方米。[9]
生物资源
郴州市有野生动物182种,其中,鸟类111种,兽类35种,两栖爬行类36种。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华南虎、云豹、黄腹角雉、白颈长尾雉、蟒蛇六种及列入濒危野生动物种国级保护公约A类Ⅰ级的蟒山烙铁头蛇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水鹿、短尾猴、穿山甲、大灵猫、小灵猫等39种。据调查统计,郴州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银杏、银杉、红豆杉属(红豆杉、南方红豆杉)、水松、伯乐树(钟萼木)等6种,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蓖子三尖杉、福建柏、柔毛油杉、华南五针松等30种,省地方重点保护野生植物黄枝油杉、江南油杉、铁坚油杉(铁坚杉)、黄山松等80多种。[10]
郴州市市花为月季和紫薇,市树为香樟。[5][11]
市树-香樟
矿产资源
郴州是全球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,截止2016年末,已发现各类矿产112种,已探明储量的矿产46种。实施地质勘查项目(含续作项目)130个,实施资源危机矿山找矿项目11个[12]。钨、铋储量全球分列第一和第二,钼储量全国第一,石墨储量全国第一,锡储量全国第三,锌储量全国第四。其它矿石品种也极其丰富。截止2009年底,郴州开采的矿山有:煤矿292个,铁矿22个,铋矿1个,锰矿1个,铅锌矿78个,钨矿10个,锡矿10个,金矿2个,银矿1个,萤石16个,砷矿2个,石墨矿17个,砂、石、粘土522个[13]。
郴州有特色的矿物晶有燕尾双晶,香花石,水晶与黑钨,菱镁矿石,立方体透明萤石,九九归一矿物晶体[14],红色立方体方解石,车轮晶体矿,层解石等。
2018年,年末全市常住人口474.5万人,比上年增加1.3万人。其中,城镇人口260.4万人;乡村人口214.1万人。全市城镇化率54.9%,比上年提高1.1个百分点。全市出生人口5.5万人,死亡人口3.3万人,人口自然增长率4.7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