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3W也在转型。” 3W集团董事长许单单说。
2016年7月,3W孵化器宣布升级为“3W空间”,联合3W集团旗下的3W基金、3W传播、鹰学院、3W咖啡、拉勾网,提供包括联合办公、创业服务、招聘等方面的服务。
一年前,总理的光顾让3W咖啡一夜“爆发”,半年时间接近3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市长、市委书记。伴随“众创空间”的火热,也有很多城市都在邀请3W去当地设立分支机构。
许单单最终的选择是做“联合办公”,而非“众创空间”。
与各地火热的众创空间相比,联合办公不仅服务于创业公司,也同时服务中小企业。
“众创空间就是为了创业者做的,目标不是收取服务费,而是发掘好的标的进行投资;联合办公不是仅仅为初创公司做的,也是为包含初创公司在内的中小企业服务的。”许单单说。
2015年开始,中国的联合办公市场迎来春天:2015年1月,SOHO中国发布联合办公品牌SOHO 3Q;2015年4月,前万科高级副总裁毛大庆离职创办联合办公项目优客工场。
“五年后,一线城市40%以上的乙级写字楼都会变成共享办公空间。”许单单认为,部分商业地产向联合办公功能的转型已是大势所趋。
转型联合办公
世邦魏理仕的调查显示,科技类租户成为全国写字楼需求的引擎之一。
过去一年中,3W空间在全国的10个城市开设了13个“社区”,共运营着超过5000余个工位,有386个团队入驻。 所有正在运营的3W空间中,运营时间超过3个月的办公空间入住率基本都超过了85%。
未来三年内,3W空间希望在100个城市开设1000家门店。
“联合办公和酒店管理公司在本质上是一样的,主要是将很多的‘连锁店’通过‘总部’统一的管理、有标准化的流程。当然,具体的服务内容不同。”许单单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,预计五年后,3W空间的直营门店数量将占总门店数的20%以下,其余门店将以加盟、代管理等方式运营。
在服务模式进行升级的同时,3W空间的服务对象也从3W咖啡时期服务于创业群体扩展到如今的中小创新型企业用户。
“空间”经济是一场考验耐力的马拉松,是战略眼光、服务能力、运营能力的综合考量。联合办公的商业模式还在探讨之中。
许单单甚至认为,现有的几家主要的联合办公空间形态差别不是很大,就像早期的团购网站、早期的打车App一样。
联合地产企业
阿里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指出:“DT(Data technology)时代,将是一个以‘小微企业和个人’为基本主体的经济时代。这将成为新时代里全新的社会和组织景观。”
在商业地产主要的二房东模式中,把房子租给房客就结束了。新一代企业的需求中,把房子租出去后,服务才刚刚开始。
为了补上自己在地产运营方面的短板,3W空间和房地产企业远洋地产展开了服务。双方的合作中,远洋地产进行资产的运营,3W空间进行服务的运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