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上海市公安局交警总队数据显示,2017年,在上海,平均每2.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。
触目惊心!
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,人身安全是最大的安全,“每2.5天就有1名外卖骑手伤亡”是什么概念呢?也就是说每年都有约150外卖员受伤和死亡。
这还仅仅是一个城市,而中国有六百多个城市,而且这还是一年的数字,如果是三年、五年呢?那要有多少人因之而伤亡?
天有不测风云,人有旦夕祸福。但最最不能让人容忍和原谅的是,这些伤亡本来是可以避免的。
一切的矛头都指向了外卖平台和平台的算法机制,有人说算法没有价值观,算法只是技术,技术追求效率、效益的“最优解”。
站在平台的角度,公司要生存和发展,要降低成本,要提高效益,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竞争力,这是它的“本分”。
世界上所有的企业都是这样的,企业是功利性的组织,我们不能指望以盈利为目的的企业会以社会责任为重心,不管它们背后的经营者怎么说。
资本都是逐利的,人心都是贪婪的,实际上,算法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算法背后的人心。
在利益面前,人性往往都经不起考验。比如换成你,一方面是庞大的利益诱惑,一方面是抵不过利益的“微小代价”,你会怎么做?
是的,在资本的层面,从某种意义上来说,个人的性命可能并不是太重要的衡量因素,或者说是砝码不够。
平台顾及的是法律、市场、品牌、影响等因素,对“某个人”的伤亡其实没有什么感觉、感情——不过是一些财务补偿而已,对平台的扩张目的而言,这无关大局。
所以说,平台的一段代码,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。
每个人都是有血有肉活生生的人,都有家庭,都有所爱和所恨,他们在生理、物质的层面与平台和算法背后的人没有区别,但对方可能并不这么以为。
因为人和人是不一样的,人的命运不同,说众生平等是一回事,让平台和算法背后的人变成时刻面临伤亡代价的外卖员是另一回事。
其实,我并不是在否定科技的进步和算法的存在,相反,我希望科技持续进步,算法也能不断优化,但这要建立在人文精神注入的基础上。
“君子役物,小人役于物”,役物而不役于物,人应该是利用工具,而不应该被工具所利用,不然的话,就像《摩登时代》里说寓言的,人就被彻底物化了。
人被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所绑架、压榨、奴役、操纵和抹杀,实在是最悲哀的事情。
现在已经有这样的苗头了,算法其实早已融入到人们的社会生活当中,比如大数据“杀熟”就是利用算法机制来衡量你是一个什么级别的消费者,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是怎么样,然后挖掘出你最大的消费贡献。
在算法的逻辑里,万人万面,人确实是不平等的。用苹果手机和用安卓手机的消费者,经常就是遇到的价格不一样,是吧?
更宏观一点来说,世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一个大系统——宇宙的算法里。
还是古人看得明白,“天地为炉兮,造化为工;阴阳为炭兮,万物为铜。”
马斯克也提出人是活在一个巨大且先进的计算机游戏中,这就是矩阵模拟假设,嗯,比如《黑客帝国》那样。
对此,我们应该怎么办呢,“我思故我在”,“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,这是人类全部的尊严”。
数字经济时代,算法可以没有道德,但制造算法的人不能没有,算法和技术应该是人类用来劈开黑暗的利剑,而不能用来挥向同类,割伤自己。不管是什么平台,“算法”都不能定人的生死。
最后,希望每一个人都能有自主而独立的灵魂,我们的命运既被“系统”所影响,自我的觉醒也是关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