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债股混合”渐替股权质押: 结构化债券加速扩容
来源:21世纪经济报道(广州) 发布时间:2017-11-18 23:50:56

(原标题:“债股混合”渐替股权质押: 结构化债券加速扩容)

“可交换债、可转债和股权质押的相似点,是上市公司股票都作为债务的底层担保品,某种程度上说,可交换债、可转债是产品功能升级的股权质押。”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固收项目经理坦言。“但是前者是直接融资,而后者是间接融资。”

结构化债券的红利期已然到来。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,今年四季度以来沪深交易所共发行可转债(CB)不少于10只,累计发行规模已超过150亿元。

以上并非全部,自今年10月以来,发行双创可转债的新三板企业也突破6只,累计规模超过10亿元;此外,去年市场中蓬勃涌现的私募可交换债(EB)如今也依然火热。

事实上,今年以来监管层先后针对上市公司的定增、减持以及股东的股权质押融资实施新规,让上市公司及股东的融资能力受到限制;而在业内人士看来,随着可转债、可交换债发行节奏的启动,上市公司及相关股东的融资渠道也将酝酿变化。

结构化融资提速

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再融资“管道”正在发生悄移。

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统计发现,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可转债、可交换债等结构化债券累计发行数量达89只,累计规模达1419.73亿元。两项数据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8.99%和50.78%。

不过,今年结构化债券真正的爆发仍然始于今年第四季度。今年9月底,沪深交易所公布《创新创业公司非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业务实施细则(试行)》,放行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发行可转债,成为掀起这一轮可转债热的前奏。

“今年新三板双创债其实就预示了可转债的持续放开,到了今年10月、11月份公募可转债不断发行,让这一品种受到了更大的关注。”华中一家券商固定收益项目经理表示,“目前的趋势是监管鼓励,大家也纷纷转向研究开拓这类项目资源。”

北京一家大型投行人士表示,无论可转债还是可交换债,均可视为含权的结构化债券融资。

“无论从流动性还是从风险权属上来看,结构化债券能够满足更多的市场投融资需求。”该人士坦言,“EB和CB都是股债特征相结合的品种,这些产品根据公私募的方式不同,吸引不同风险偏好的资金进入,甚至不排除会有增量资金通过这种产品入市。”

在业内人士看来,结构化债券融资的火热一方面与监管层大力推动有关;但另一方面由于各类传统渠道融资受限后,上市公司及股东内在的融资需求得不到满足。

“过去上市公司及股东可以通过定增、减持等方式融资,但目前这些动作监管越来越严格。”前述固收人士透露,“EB、CB成为了一种新选择,有的机构本来是想定增的,后来又变成了发可转债。”

事实上,由于该项业务涉及行权、转股等诸多条件,其较高的专业度也让一些券商专设团队进行项目执行。

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,部分大型券商并非推动原有固收团队开展可交换债或可转债发行,而是通过内部专门成立的结构化融资部研究开展该业务,值得一提的是,作为结构化产品的ABS业务也归属于该部门。

“我们内部认为这一块的市场很快就会起来,所以比较重视这个业务条线的建设。”前述投行人士告诉记者。

“由贷转债” 成趋势

在结构化债券纷纷亮相的同时,也有一些传统融资模式的部分功能被逐渐取代。如股权质押业务就是其中之一。

“可交换债、可转债和股权质押的相似点,是上市公司股票都作为债务的底层担保品,某种程度上说,可交换债、可转债是产品功能升级的股权质押。”上海一家大型券商固收项目经理坦言。“但是前者是直接融资,而后者是间接融资。”

值得一提的是,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正是全国两会、金融工作会议等提出的政策引导方向;而在上述固收经理看来,随着结构化债券发行的提速以及产品的丰富,有望能够在更大规模上对股权质押实现“替代”。

从数据来看,股权质押的确有被结构化债券进一步取代的需求。

今年以来的股权质押规模的确出现了缩水,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根据Wind数据发现,截至11月17日,今年以来的大股东股权质押对应市值为3.08万亿元;而在去年同期,该规模尚有3.99万亿元,一年内同比缩减近四分之一。

分析人士也指出,股权质押的规模缩水与当下经济的整体去杠杆要求相一致。

“从政策和海外经验来看,结构化债券还有很大的市场,这种带有换股权的直接融资对于杠杆去化、杠杆缓释的作用很明显。”前述固收经理表示,“一个难点在于资金方,股权质押的资金方主要是银行,而债券主要是交易所的持债机构;所以也要看银行在交易所债市上前进的有多深。”

“过去几年股权质押是资本市场一种创新的融资方法,早年券商没做的时候,是银行和信托合作来做,但其实这模式本身也存在风险。”北京一家中型券商非银分析师表示,“就实质而言,股权质押仍然是一种担保品贷款,属于间接融资。”

股权质押在标的股价剧烈波动时容易造成风险积聚。2015年A股剧烈波动期间,千亿体量的股权质押规模是否会出现爆仓,就曾引起市场的高度紧张,

“一只股票质押市值比例的提高,也间接让融资的股东承受了较高的杠杆,这些资金有的可能会被用于生产经营,有的则被用作股东增持、拉高股价,这种活动留下了风险隐患。”前述非银分析师表示。“特定情况下,A股的流动性一旦变得脆弱,也就很难保证机构通过平仓机制来实现风控。”

该分析师表示,“可转债则可以通过选择是否行权换股在两个市场中流通,并且通过二级市场实现了转债定价的及时反应,不会让风险积聚到兑付末端。”

猜你喜欢